站着上北大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农村孩子曾经在家乡十分优秀,可是当他上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的成绩与同龄人比起来根本不算好,甚至连家境也是最差的。他百般努力,最终无果,丧失信心,决定辍学去打工,尝遍了酸甜苦辣才发现人生之路之难走。重返学校尝试了许多工作,最终放弃自己手头的工作,去北大当了保安,上了北大的夜间平民学校的故事。
像他这样的成功经历人人都想做到,却不知其中有多少辛酸血泪。“成功”,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,可是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?爱因斯坦对成功的秘诀做了科学的概括:w=x+y+z,即:成功等于艰苦劳动,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。这也正是爱因斯坦的成功之道。我认为这三个条件中的艰苦劳动是首要的条件。因为勤能补拙。
像爱因斯坦这样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不是天才,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。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,不正是这个勤字吗?爱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,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,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,它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,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。
对于勤能补拙,我也有深深的体会。我有一个同学叫小明,我俩经常在一起学习,玩耍。大人们常说我比她聪明,平时背一篇课文,我总比她先背会。背玩我把书一扔,就算完事;小明却拿着书一直在背,直到彻底背熟为止。结果老师每次检查背诵,她的分数都比我高。刚开始写作文时,我每次都比她写得好。后来,她对我说,她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高。因为她平时也不爱说话,所以我也不想信她的作文会有多大的进步。但她不管这些,坚持每天写日记,三天写一篇作文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她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。上次考试,她超过了我。
这使我清楚地认识到,勤能补拙,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,用汗水浇开那绚丽的成功花朵。
看着手中合着的书,书里的主人公让我感动、让我佩服,他是北京大学的保安兼北京大学的学生——甘相伟。他一边保卫着学校安全,一边充分地利用北大丰富的学习资源。他每天努力工作,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学习……
甘相伟,他出生五年后父亲就死了,他父亲死后,母亲的精神也曾差点崩溃,但因为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坚持了下来。而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,靠一个女人又怎么能支撑起一个家庭?这时他的三爹不顾自己已经订婚,毅然决定来照顾他们。甘相伟小时候学习很好,却高考失利,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,自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学法律。他没有以挫折失败为理由和借口,放弃自己心中的那片神圣。他宁愿放弃工作的机会,也要到北京大学当保安,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。他心中一直想着要报答他的母亲,他的三爹……
这本书写的是甘相伟对北京大学的向往和在北京大学发生的事,他的孜孜不倦和好学让我佩服,让我震撼……甘相伟小时候和同伴们谈论打工的事时,很多同伴都向往打工,因为那证明不用读书了,长大了。而甘相伟则更向往读书,但是等甘相伟考入他们镇上的“北大”——广水一中,但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,自卑感,就连他曾经引以为傲的英语也是很不标准的。他瞒着父母退了学,去打工,第一次感到了打工的无聊,赚钱的不易,在磨练中成长……
我很佩服他,他能在困难中坚强学习。而我们以一点点失败挫折就轻言失败,似乎忘了一句名言——失败乃成功之母。还有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,还有一句名言可以送给他们—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挤,总还是有的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?不敢面对挫折和失败,逆境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坚持就放弃了。我们要学习甘相伟不屈不挠的精神,不要轻易说放弃。更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有利条件。